政策“送上门” 服务“沉到底”浙江省担保集团加力支持外经贸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5-06-27
近期,在外部关税政策的持续影响下,浙江外贸企业面临订单波动、汇率风险加剧等多重压力。浙江省担保集团坚持“政府增信放大器 扶小助微好帮手”功能定位,在国家融担基金指导下,带领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聚焦服务高能级开放强省持续发力,有力支持稳外贸政策因地制宜精准落地。截至5月末,全省体系“外贸保”累计金额316.17亿元,服务企业4584户。
强化政策引领,统筹全省担保体系一盘棋。4月21日,集团向全省体系下发关于加力支持外经贸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指导市县机构贯彻落实稳外贸政策,引领全省体系迅速升级担保金融助企举措。一是全力优化小微外贸企业融资担保服务。持续推广“外贸保”专项产品,推动全省对名单内涉美外贸企业的担保费率从不超过1%/年下调至0.5%/年及以下,对涉美小微外贸企业担保申请开设绿色通道。金华融担实行名单内“即报即审”机制,实现“T+0”日出具担保函,确保小微外贸企业融资担保需求“应保尽保、能保快保”。二是全域推广稳外贸专项产品。优化完善“外贸保”专项产品指引,并持续向全省体系推广。鼓励市县担保机构在“外贸保”产品指引框架内,因地制宜创设个性化产品。绍兴融担推出“越贸保”、衢州融担推出“衢贸贷”,精准扶持地方外贸企业稳运行、稳岗位。丽水融担根据侨乡青田实际,推出“华侨创业保”,专门服务回国创业的华侨客户,畅通“双循环”通道。三是全面加强体系工作指导。充分发挥覆盖全省的担保服务网络作用,指导市县机构建立稳外贸工作机制,压实责任、细化举措,全力做好外贸企业“融资好帮手”。各地融担公司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统筹推进支持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各项举措。温州融担建立“总部统筹—分支联动”机制,系统推动业务协同、审批提速和问题响应。
链接融资需求,答好服务外贸地方特色卷。集团指导推动市县担保机构结合各地外向型经济产业特点,因地制宜创设外贸专项担保产品或服务模式,精准直击融资痛点难点。一是抓实需求导向,提升政策精准度。组织全省体系业务骨干深入一线,全面摸排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需求,面对面了解外贸行业经营状况,收集企业困难诉求。台州信保建立“动态监测+分级管理”融资需求快速响应机制,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深入企业摸排,“一企一策”助力台州制造业外贸出口抢抓90天窗口期。金华融担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已累计走访200余户名单内外贸企业。二是推出专项服务,提升政策惠及度。推动绍兴融担与绍兴纺织企业行业促进会、银行达成5亿元战略合作,对纺织企业促进会近300家会员实施名单制担保审批“绿色通道”服务,举办金融支持纺织外贸现场会,推动“四免”政策直达一线。嘉兴融担将服务范围由人民币融资延伸至外币贸易融资、信用证等多元化场景,构建“本外币一体化”的担保服务体系。三是建强保障机制,提升政策响应度。对在保小微外贸企业,全省体系全力续保帮扶,加强保后回访,持续跟进融资担保需求。杭州融担主动摸排存量出口外贸企业,通过现场走访或电话回访,了解企业受关税政策影响程度及下一步应对方案,提前谋划担保支持政策。丽水融担认真梳理外贸在保企业清单,开展保后服务大回访活动,摸排企业动态,宣传担保降费、汇率避险和续保帮扶政策,增强企业经营信心。
强化多方协同,搭好外贸融资畅通桥。集团积极推动政银担协同发力,串“点”成“面”,搭建省市县联动、政银担合作的广阔助企平台。一是加强政担协同,加力促进政策落地。集团加入省级层面支持外经贸高质量发展协调机构,组织担保金融专家组助力统一行动。温州融担作为市稳外贸专项工作指挥部成员单位,与相关职能部门、金融机构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台州信保协助制定市金融助力稳外贸帮扶工作指南。二是加强银担合作,聚力助企减压降负。集团指导全省体系深化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对发展前景良好但暂时面临困难的外贸企业,通过无还本续贷、展期服务、借新还旧等方式降低企业融资负担,协同银行推动企业贷款平稳接续。温州融担设立业务、律师等团队组成的外贸融资专项协调小组,统筹协调银行、企业与担保之间的沟通对接,及时解决融资难点堵点。衢州融担拓宽银担合作范围,取消对企业销贷比要求。舟山融担建立银担定期沟通机制,共同商讨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增强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三是加强数智支撑,提高融资可得性。集团积极应用AI技术构建业务风控模型体系,提升小微外贸企业融资担保服务效率。嘉兴融担依托信息化手段实现银担数据实时交互,确保外贸企业担保业务办理“零延迟”,外币业务全面实现“当日办结”,整体效率提升超50%。湖州融担创新“三步快审”机制,即担保申请实时响应、企业经营报告动态评估、电子保函24小时内出具,实现从资料提交到保函生效最快2小时办结。
(浙江省担保集团供稿)
相关新闻
2025.06/27
2025.05/28
2025.03/21
2024.12/18
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