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性融资担保市县一体化改革发展——山西篇_交流园地_交流合作_国家融资担保基金

政府性融资担保市县一体化改革发展——山西篇

发布时间: 2022-12-09 来源: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发布人:


编者按:当前,各地正在深入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发展省级和地市级机构为重点,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促进政府性融资担保高质量发展。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政府性融资担保工作,大力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县一体化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现将有关情况予以转载,供学习借鉴。


近年来,山西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发展政府性融资担保,针对地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不强,县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薄弱、开展业务困难这一突出问题,在省政府直接推动、市级政府具体组织、相关部门积极参与下,在全省实施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县一体化改革,整合、盘活现有政府性融资担保资源,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一、 改革背景


2021年之前,山西省共有81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其中86%的机构业务停滞,市、县两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普遍存在“小、散、弱”突出问题,业务量少、活力不足,无法承担起搭建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三农”主体之间的“信用中介”作用,严重制约了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功能作用,整合市县政府性融资担保资源刻不容缓。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解决中小微企业、“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求全省各级政府以融资担保为抓手,破解融资痛点难点。省委书记林武强调,要加快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运行体制改革,推行企业化管理,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省长蓝佛安要求加快构建普惠性融资担保体系,有效破解融资痛点,帮助中小微企业渡难关、增活力。


二、主要改革内容


山西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县一体化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以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主体,吸收合并辖区内各县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实现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九个统一”。


一是实行市县担保一体化。省辖市重点打造一家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各县级政府按不低于 2000 万元出资入股。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吸收合并现有的县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在条件成熟的县设立分公司,为全市小微企业、“三农”主体提供便捷担保服务。


二是统一机构管理体制。由财政部门负责直接对本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履行出资管理,开展绩效考评。市级财政部门受辖区县级财政部门委托,统一行使出资人职责。


三是强化资本管理机制。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在 2023 年底前达到5亿元以上。市县两级财政按照契约化管理原则,建立对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持续补充机制,并与市级机构在各县区功能作用发挥情况挂钩。


四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设立党组织,建立包括股东会(出资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治理结构,对“三会一层”相互制衡的责、权、利关系作出制度安排,落实公司制管理,实行政企分开。政府部门不得干预政府性担保公司具体业务决策。


五是建立市场化用人机制。建立人员能力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市场化的选人、用人、薪酬激励机制。原党政机构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选择到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须按照规定完成辞职、调动程序,签订劳动合同。


六是统一业务流程管理。山西省再担保集团负责牵头全省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制定统一的业务标准和流程,与银行按照“共担风险、集中准入,统一授信”模式,开展业务合作。


七是统一业务风险管理。制定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银行合作准入评估、风险比例分担、代偿上限控制、代偿责任履行等业务制度,利用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征信平台等信息系统,通过大数据风控,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增信难、风险控制信息不对称问题。


八是统一业务信息化平台。加入省级再担保体系的机构,使用统一的业务信息化系统,建立银担合作、 担担合作信息共享机制,与省地方金融监管监测系统对接,实现各项业务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


九是统一政策支持标准。各市县财政部门参照《省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补偿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按照省级财政支持标准和“谁受益、谁补偿、谁补贴”原则,对市级担保机构在市本级、各县区开展支农支小融资担保业务,建立完善风险补偿、担保费补贴政策。补偿补贴资金当年预拨,下年清算。


三、推进过程


2022年2月,山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山西省财政厅先后出台《全省融资担保体系业务合作指引》(晋金监非银〔2022〕8号)、《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实现一体化运营改革工作指引》(晋金监非银〔2022〕9号)、《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县一体化运营改革操作工具箱》(晋金监非银〔2022〕10号)等文件,指导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县一体化”改革工作。


2022年3月,山西省政府召开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政府性融资担保市县一体化运营改革推进会,正式启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县一体化改革。各地市均成立了由分管市长挂帅的领导小组,落实改革任务。山西省再担保集团围绕改革目标,成立“体系建设工作组”,全面协助改革推进工作。


(一)第一阶段:建立专班,梳理任务,夯实基础(3月10日-3月18日)。体系建设工作组分设“银担合作”、“担担合作”两个专班协同推进。围绕今年“市县一体化”改革完成、完成业务规模450亿元及实现“九个统一”三大任务,倒推实施路径,梳理出“八项基本任务”,包括制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各市2022年任务分解方案”、“银行合作重点难点清单”,撰写“担保体系机构业务统计情况”、“重点地市担保机构基本情况摸底分析”等。


(二)第二阶段:细化方案,责任到人、精确到日(3月19日-4月18日)。山西省再担保集团结合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督导要求,制定《全省融资担保体系业务合作实施细则》及《融资担保体系银担合作、担担合作信息化信用共享机制工作方案》两项文件,为改革提供配套政策支持。同时将各项任务进一步细化,责任到人、时限精确到日,按照清单动态管理,为整个改革任务做细致指导。


(三)第三阶段:全面推动“九个统一”落实(4月19日-5月26日)。一是制定“九个统一”落实标准台账,细化23项落实内容、66个核心要点,确保地市机构在落实“九个统一”中有据可依,迅速达标;二是编制市级机构参考的“九个统一”制度册,将“九个统一”要点融入章程、议事规则、业务、财务、人事、协议等共计6类35个制度模板,帮助市级机构建章立制;三是按照“分管领导包片制”,制定责任工期分解表,建立四个验收小组,每个小组由分管领导带队,分别负责两家市级机构的验收工作,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四是引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直担SaaS系统,结合改革进度,按照“验收一家,上线一家系统”形式,实现业务流程、信息化的统一。五是大力推动银担合作,通过宣讲市县一体化改革内容及全省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情况、“总对总”业务合作模式等,推动达成银担合作。


(四)第四阶段:加强督导,确保改革圆满收官(5月27日-6月24日)。先后开展三次实地督导。5月底,山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财政厅牵头,对全省11个地市开展实地调研,收集问题并协调解决,进一步压实责任、落实进度;6月上旬,山西省再担保集团采取分管领导“包片制”,围绕“九个统一”落实标准,对各地开展帮助辅导;6月下旬,山西省再担保集团启动“市县一体化”改革实地验收工作,收集各地改革材料,确保改革圆满收官。


四、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县一体化”改革效果


截至目前,山西省已完成对11个地市政府性融担保“市县一体化”改革,初步构建起统一、规范、紧密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一是机构数量大幅减少。监管部门共收回60家低效县级机构的融资担保业务经营许可证,1家民营参股机构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名单中移出,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数量从改革前的81家大幅减少至20家,形成了以山西省融资再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再担保集团)为龙头,11家市级担保公司为骨干的普惠性融资担保体系。  

  

二是资本实力显著增强。11家市级担保公司资本金规模合计达到60亿元,增长50%。其中担保机构资本金不足5亿元的4个市已明确表示2023年底前增资到5亿元以上。目前全省20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净资产合计达到112亿元。


三是管理规范全面提升。通过改革,山西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实现“九个统一”。山西省有关部门出台六个方面、35项指导性制度,对11家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的内部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完善,初步形成了制度体系化、队伍专业化、流程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的统一、规范、高效管理模式。    

四是银担合作深入高效。山西再担保集团牵头与国有、股份制、地方法人等19家主要银行密集银担合作座谈,明确了改革后各银行与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总对总”、银担2:8比例分担风险、“一次签约、共同准入”的合作方向。截至目前,19家银行中已签订《体系银担合作协议》的共有154家,国有大行中农行、建行尚未签约,股份制银行中华夏、平安尚未签约,三家地方法人银行已全部实现签约。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总计获得银行授信680.61亿元,远超500亿元的预期授信目标。


五是支持保障持续优化。省财政优化对省再担保集团的支持政策,风险补偿标准从千分之一提高至千分之二,保费补贴按照2.5%的盈亏平衡点给予担保费率补差,拨款机制从事后拨付改为事前预拨,绩效考核突出放大倍数和支小支农占比,资本补充明确了放大倍数达到5倍即触发增资的长效机制。各地市参照省级标准,同步出台了财政支持政策,为全省融资担保体系做好小微企业、“三农”融资担保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是业务发展驶入快车道。截至9月末,11家市级担保机构和山西再担保集团共完成直接融资担保业务295.38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450亿元的65.64%,同比增长86.37%;服务市场主体11.40万户,同比增长71.69%;户均金额26.77万元。其中:11家市级担保机构共完成138.55亿元,同比增长73.49%;服务市场主体2.44万户,同比增长269.70%。


(战略发展部向山西再担保集团约稿,战略发展部张一超重新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