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融资担保集团追偿工作经验及成效_ 新闻资讯_合作动态_资讯中心_国家融资担保基金

​辽宁省融资担保集团追偿工作经验及成效

发布时间: 2024-06-06 来源: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发布人:


辽宁省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辽担集团)于2018年7月在政融担保中心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两家机构转企改制基础上组建,“两中心”遗留的代偿项目金额高达十几亿。如何化解存量风险,实现轻装上阵,是辽担集团成立后首要面对的难点和重点。


司法诉讼:60余宗追偿案件全部胜诉执行


司法诉讼是辽担集团追偿工作最常用的手段,业务代偿后在法院立案保全可以有效防止债务人转移财产,对于一些无视信用的企业,在取得胜诉判决后可向法院申请对其财产强制执行,还可通过限制高消费等措施,加大债务人履约的力度,清收资产有了法律强制性的加持,为追偿清收工作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因此,法院支持辽担集团诉讼请求并下达胜诉判决尤为重要。


几年来,辽担集团诉讼到法院的60余宗案件全部取得胜诉判决并向法院申请了对债务人的强制执行,其关键点:一是注重基础材料准备。集团组建后,对代偿业务档案细致梳理,重点检查如委托保证合同、保证反担保合同、抵质押反担保合同、相关凭证等重要文件,确保业务档案的完整性、合规性,在法院开庭审理过程中,向法官提交完整的证据材料,使司法诉讼工作更加有序、高效进行。二是及时完成立案工作。集团组建后,第一时间梳理了存量代偿项目的诉讼时效,对于一些尚未起诉立案的“陈年旧案”,快速行动完成立案工作,防止诉讼时效中断,丧失追偿权。三是积极发掘债务人财产线索并保全。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发掘债务人、反担保人及相关关联方可能存在的如银行账户、现金、房产、车辆等财产线索,并向法院申请查封、冻结。如通过冻结某水泥企业的银行账户,成功追偿现金1000万元。四是委托专业律师团队,协作追偿。为确保追偿工作更加专业、妥善完成,辽担集团建立了律所备选库,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选聘多家对金融纠纷案件有丰富经验的律所代理集团追偿项目,建立律所管理制度,按年度对律所代理工作进行考核、优胜劣汰,对律所库实施动态管理,各律所累计完成数十笔债权部分回收,取得了较好的追偿效果。


支持企业持续经营:10余个追偿案件通过司法调解解决


辽担集团作为省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需要担负一定社会责任,当企业出现风险时,集团及时履行代偿义务,对于暂时资金周转困难,但尚可持续经营的企业,按照“六稳”“六保”方针,本着“稳就业、稳金融”“保市场主体”、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原则,尽最大能力帮助其渡过难关。


和解(司法调解)指辽担集团暂不执行债务人厂房、机器设备等财产,通过债务重组方式与企业达成协议,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制定还款计划的处置方式。在确保辽担集团权益不受损失情况下,支持企业持续经营,保障员工就业与社会稳定,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社会责任,实现集团和企业双赢。


2019年12月,辽担集团为某百货超市1.6亿元存量业务履行代偿义务并与企业签订和解协议,通过延长还款期限等方式化解代偿损失风险,在保有完整追偿权的基础上,将承债主体由呆死企业转换为优质企业,以时间换空间。截至目前,该项目实现追回本息9525万元,实现了多方共赢,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022年6月,辽担集团陆续为某石墨企业在4家银行担保业务履行代偿责任,并在法院主持下,完成了司法调解。此举有效夯实了企业还款责任,支持了企业持续经营。2022年末,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4840万元,已按照调解协议还款21期,目前企业发展前景良好,未来有望全额偿还代偿相关费用。


依法合规、公开透明、洁净转让多项抵债资产


抵债资产处置是全国担保行业公认的一道难题,抵债资产指人民法院在公开交易平台拍卖被执行人资产,经过三次拍卖,两次降价(一般降至评估值的5.6折)后依旧流拍,人民法院按照流拍价格裁定给执行申请人的资产。


辽担集团按照国有资产处置要求转让抵债资产,在省级以上产权交易平台进行公开挂牌转让。近年来,集团成功完成了5次抵债资产处置工作,其中包括白酒、设备、8000多套锅具和1.7万吨抵债煤炭等。上述存货类抵债资产法院已下达裁定多年,集团为此负担了大量管理费用,虽经多方努力,多年一直没能成功处置。但功夫不负苦心人,集团积极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开展资产推介,如积极联系抵债白酒外省生产厂家、组织召开资产推介现场会,善用资产所在地政府平台等,于2021年成功将上述资产在公开交易平台转让,避免了闲置资产价值损耗,为集团每年节省大笔管理费支出。


目前,辽担集团经过上下一心努力,已依法合规清收债权累计约5亿元,有效减少国有资产损失,补充了辽担集团资金流动性。


(本文由辽宁省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供稿,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担保业务三部重新编辑)